寻访丝路文化 传承华夏文明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16-10-21浏览次数:1

寻访丝路文化  传承华夏文明

----西北师大二附中2016年“丝路访古”夏令营活动纪实

为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,增长见识,陶冶情操,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,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,提高综合素质,更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丝路文化,培养爱国情怀。我校于2016717日至24日,组织2015级初一116名学生,赴敦煌和嘉峪关等地参加了为期8天的名为“丝路仿古”的夏令营活动。

第一站:敦煌

   敦者,大也,煌者,盛也。敦煌者,盛大辉煌之意。寰宇之内,谁人不知其名,华夏国人,争睹名城姿容。三危览胜,流沙鸣响。居走廊西端,处三省交界。南枕昆仑,北接戈壁,东衢陇右,襟带西域。党河缠绕,烽燧星罗,前阳关而后玉门,控伊西而通漠北。甘泉灌沃土,金麦银棉稔耀眼;骄阳照绿洲,杏梨瓜果四季香。物阜民丰,地灵人杰。

“丝路访古”从这里开始……

 

敦煌研究院专家讲解莫高窟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

 

认真聆听并作记录的师生们

 

扎营于茫茫戈壁,感受大漠孤烟直、长河落日圆的戈壁风光

 

我的热情,就像一把火,燃烧了整个沙漠……

雪岭干青汉,云楼架碧空,重开千佛刹,旁出四天宫。

瑞鸟含珠影,灵花吐蕙藂 (。洗心游胜境,从此去尘蒙。

 

参观朝拜世界艺术宝库---莫高窟

 

一路向西、仰望天然睡佛,寻找消失的千年文明--玉门关和汉长城

 

品尝斋饭----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

修心----抄写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

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……

山泉共处,沙水共生。

 

头一次在沙漠中“撕名牌”

 

深入魔鬼城,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--雅丹地貌

寻访榆林窟


第二站:嘉峪关

在文殊山和黑山的峪谷,一条狭窄的百尺襟带似咽喉,控扼着马蹄驼铃的脚步,在河西走廊坚守着入贡出师的足迹,这里,是戎羌通驿的必径之道。在汉代,留下了张骞凿空西域的凯歌;在唐代,传扬着玄奘西天取经的盛世华韵;在元代;闪烁着马可·波罗觊觎东方的影子;在清代,林则徐途经嘉峪关的心境……

嘉峪关主宰河西,瞭望丝路,以清晰逼真,苍劲刚曲的苍茫浩渺,俯瞰玉门,遥望阳关,仰望长安,聆听中原,不畏夏的热烈、冬的严峻,一路播洒着丝绸之路的情缘,观瞻着中华民族兴衰分合,见证着华夏承前启后的灿烂辉煌。

百丈伟雄关,楼角悬星斗。万里城垣远接天,垣上飞云走。


天下第一雄关

天下第一墩

       

感受4D科技、体验极限飞跃,穿越古代西域、再现历史文明

 

感受生命之光

激流勇进

《丝绸之路赋》

朗朗神洲,祚传千载;漫漫丝路,泽遗百代。叹兴亡于干戟,论沉浮于竹帛。长安城月,曾阅汉唐之隆盛;戈壁滩沙,犹忆王师之伟征。四海麟龙,潜于新域;千古杰豪,会于故都。寻常巷陌,闲谈五柳雅文;崔嵬楼阙,雄踞九朝明君。东海鱼盐,北胡貂驹,商贾贩运于市馆;南国象牙,西昆珏珠,王孙赠馈于几案。百物丰殊,仓廪藏实以为山;万类盈逾,贤圣结聚而为云。长安起歌,声断雾烟;上苑醉笔,文笑诗仙。布上国之气象,以兴南越;施大朝之隆恩,以定西厥。于是朝贡觐贺至长安者,络络不绝也。
敕勒张骞博望侯,中华古烁惠西欧。

班超远大携珍宝,浩猎寒风舞缎绸。

寰球一段金飘带, 乐舞长安紫禁开。

朝野交流穿朔漠, 中西融合越烽台。

丝绸茶叶陶瓷萃, 商贾僧人行旅偕。

异域驼铃风雨路, 汉唐气象大胸怀。

金戈铁骥下楼兰,漫卷烽烟扫宇寰。

白骨堆山销铠甲,赤光遮眼映旌幡。

羌笛一曲丝绸路,胡马千年五彩弦。

古道西风今又现,葡萄美酒话缠绵。

长安望断丝绸路。夕照里,残红吐。阳关丘岭驭驮疏,风雪祁连横簇。苍茫戈壁,连绵沙瀑,商贾晨昏渡。
西番自古荒凉处。与昔比,今非故。昆仑天堑已通途,西子婀娜堪赋。资源独有,商机无数,四海人皆慕。 

编辑:王崇伶